大家好,今天小編關注到一個比較有意思的話題,就是關于宿松夏令營軍訓的問題,于是小編就整理了1個相關介紹宿松夏令營軍訓的解答,讓我們一起看看吧。
廬江名人館有3000名人中舒城文翁、朱邑、周瑜,潛山左慈,桐城的周榮周景、懷寧孔雀東南飛故事及其主人翁劉蘭芝、焦仲卿,宿松王蕃,無為毛義,六安謝奇都是廬江西南人
廬江,皖中古縣,西依大別山山脈,東北臨浩瀚巢湖,南近長江,為合肥市下屬縣。面積2343.7平方公里,2019年末戶籍人口121.16萬人。
廬江在漢代為古舒縣縣域,武帝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新置廬江郡,舒縣屬廬江郡;
至南北朝時(502年),改舒縣為潛,時為廬江郡治所在地;
隋朝(581年),廬江郡治遷合肥,舊治襲郡名為廬江縣。
唐代,分古廬江縣、古合肥縣地域置舒城縣;
宋代,再析廬江、巢縣地置無為縣。
作為有兩千多年歷史的大縣,廬江山川秀美,物產豐富,更有眾多文化遺存和名人傳說。其中有影響的人物有:
漢代教育家文翁;
三國方士(魔術鼻祖)左慈、名將周瑜、天文學家王藩;
南唐詩人、狀元伍喬;
周瑜(175年-210年),字公瑾,廬江舒縣(今安徽舒城)人 。 [86] 東漢末年名將,出身廬江周氏,洛陽令周異之子,堂祖父周景、堂叔周忠,都官至太尉。長壯有姿貌、精音律,江東有“曲有誤,周郎顧”之語。
周瑜少與孫策交好,21歲起隨孫策奔赴戰場平定江東,后孫策遇刺身亡,孫權繼任,周瑜將兵赴喪,以中護軍的身份與長史張昭共掌眾事。建安十三年 (208年),周瑜率軍與劉備聯合,于赤壁之戰中大敗曹操,由此奠定了“三分天下”的基礎。又率軍大破曹仁,拜偏將軍領南郡太守。建安十五年(210年)病逝于巴丘,年僅36歲。
丁汝昌(1836年11月18日—1895年2月12日),原名丁先達,字禹亭,號次章,安徽廬江縣石頭鎮人。清朝晚期將領,官至北洋水師提督。
丁汝昌早年曾參加太平軍,隨隊歸順湘軍。不久,隸屬李鴻章淮軍,參與鎮壓太平天國和捻軍起義,官至記名提督。光緒五年(1879年),李鴻章調入北洋水師。光緒七年(1881年),統率200名北洋水師官兵趕赴英國,接帶“超勇”和“揚威”巡洋艦回國。
光緒二十年(1894年),甲午戰爭爆發,丁汝昌指揮北洋水師與日軍展開大東溝海戰,后艦隊退保威海衛。光緒二十一年(1895年),威海衛之戰中,抗擊日軍圍攻。未得上峰命令,無奈港內待援,最后在彈盡糧絕、援軍未至的情況下,拒絕日軍將領伊東祐亨勸降,服食鴉片自盡以謝國人。宣統二年(1910年),平反昭雪。
孫立人(1900年12月8日-1990年11月19日),字撫民,號仲能,漢族,出生于安徽廬江。先后畢業于清華大學、美國弗吉尼亞軍事學院。中華民國陸軍二級上將軍銜,第一次緬戰時任38師師長,在孟關杰布山隘間戰役斃敵2000余,孟拱河谷戰役擊斃日軍12000余 [1] ,第二次入緬作戰時任新一軍軍長,攻克八莫、南坎、老龍山、南巴卡、新維、臘戍、喬美等地,共擊斃日軍3萬3千余 [2] ,是抗戰中軍級單位將領中殲滅日軍最多的將領,有“叢林之狐”、“東方隆美爾”的美稱。 [3-5]
孫立人致力于國軍現代化,整編撤退來臺之國軍,建立完善之兵役制度與預備軍官制度。1955年遭蔣介石認定叛變被軟禁,隨著孫案的爆發,孫立人的一切事跡,遭到國民黨政府的歷史刪除。
顧鴻,男,又名顧節鼎,安徽省廬江縣白山鎮人,1915年3月6日出生。1933年1月秘密參加革命,1935年6月入黨,1936年5月參加中國工農紅軍。
先后參加過土地革命、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為新中國的建立做出了積極貢獻。建國后,顧鴻歷任副師長、代師長,第十六步兵學校校長,第一工程兵學校副校長、第一副校長,南京工程兵學校校長。1964年晉升為少將軍銜。1964年被授予三級八一勛章、 [1] 二級獨立自由勛章、二級解放勛章。1988年被授予一級紅星功勛榮譽章。1980年6月離休,副兵團職。
安徽廬江縣出過一些名人,簡要列寫幾位。
▲顧鴻(1915—2016),安徽省廬江縣戴橋村人。1935年6月入黨, 開國少將。
土地革命戰爭時期,1936年5月參加中國工農紅軍。曾任皖西北特委組織干事,皖西北游擊師特務隊隊長。參加過南方游擊戰爭。
抗戰時期,曾任新四軍第3支隊6團政治處民運股股長,第5團特務大隊大隊長,江北游擊縱隊營長、營教導員,新四軍第7師19旅56團副團長,新四軍第7師19旅57團團長、團政委,含和支隊江全大隊大隊長等職。
解放戰爭時期,曾任華東野戰軍第7縱隊21師62團政委,第61團政委,華東野戰軍第4縱隊11師33團政委、團長,先遣縱隊第9支隊副司令員,第三野戰軍皖北軍區警備第2旅副旅長等職。
新中國成立后,曾任華東軍區皖北軍區警備第2旅副旅長,警備第15旅副旅長,華東軍區第90師師長,第16步兵學校校長,軍委工程兵學校副校長,南京工程兵學校校長等職。1964年4月晉升為少將軍銜。
▲丁汝昌(1836—1895),安徽廬江縣石頭鎮人。清朝晚期將領,北洋水師提督。早年曾參加太平軍,隨隊歸順湘軍,后隸屬李鴻章淮軍,參與剿滅太平天國和捻軍,官至記名提督。1881年統率200名北洋水師官兵趕赴英國,接帶“超勇”和“揚威”巡洋艦回國。1894年的甲午戰爭中,他指揮北洋水師與日軍展開大東溝海戰,后艦隊退保威海衛。1895年在威海衛之戰中,抗擊日軍,數次擊退敵水陸夾擊,擊沉敵艦艇7艘,在彈盡糧絕、援軍未至的情況下,拒絕日軍勸降,自盡以謝國人,北洋海軍至此全軍覆沒。
▲孫立人(1900—1990),安徽廬江人。清華大學、美國弗吉尼亞軍事學院畢業。陸軍二級上將軍銜。兩次赴緬作戰,分別任新38師師長,任新一軍軍長,多次擊敗日軍,共擊斃日軍3萬3千余人,有“叢林之狐”、“東方隆美爾”的美稱。
到此,以上就是小編對于宿松夏令營軍訓的問題就介紹到這了,希望介紹關于宿松夏令營軍訓的1點解答對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