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編關注到一個比較有意思的話題,就是關于夏令營軍訓搶掃把的問題,于是小編就整理了1個相關介紹夏令營軍訓搶掃把的解答,讓我們一起看看吧。
學校承擔了太多的期望,已無法安排勞動教育,什么評價體系,只不過是官話,家長寵著,不會讓孩子們受累的,每周一次大掃除,都請家政幫忙,還有何語言。
唯一的作法就是告訴家長,只有勞動才是提升人智力水平的最佳手段,猿能通過勞動進化成人,這就是最好的證明,鴨子和大雁本是一家,勞動的至今能飛翔,不勞動的已經成了人們盤中一菜,這也是證明。
這樣可能家長會重視一些。
現在的學生不愛勞動已是一個不爭的事實。其產生原因在于:一是教育內部對勞動教育的忽視,自恢復高考后,學校的一切均以學生的學習成績為評價依據,一好遮百丑,勞動教育內容、時間統統被擠掉。二是家庭教育中對孩子過分嬌寵。隨著計劃生育的實施,大部分家庭只生育一個孩子,對獨生子女含在嘴里怕融捧在手里怕掉,從小過著飯來張口 衣來伸手的生活,哪有人去培養孩子的勞動意識和能力啊?三是社會的發展,讓很多人工勞動為智能機器所代替,也使人們的勞動意識逐漸淡化。 要改變這種狀況,首先必須從教育抓起,把勞動教育納入到教育內容之中,必須要把勞動列入課程計劃。二是要改革現有評價體系,要把勞動教育實施情況作為評價學校工作的重要內容。要全面評價學生,把學生的勞動意識、勞動習慣、勞動能力、參加勞動的時間作為評價的重要內容之一,徹底摒棄一好遮百丑的評價標準。三是大力營造勞動光榮、勤勞致富的社會氛圍,勞動教育從家庭教育開始、從娃娃抓起。
全人教育包含德智體美勞五個方面,勞是其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而在教育實踐中,智相對突出,勞卻相對弱化。有學校的原因,深層次的原因卻在家庭。所以,勞動教育的有效開展,必須取得家長的真正支持,否則,學校開展的勞動教育不過是形式主義,應景上級要求而已。
勞動,是一個人基本生存能力的體現,現在的孩子都不愛勞動,這不怪孩子,怪我們大人沒給孩子創造勞動的氛圍,沒給孩子提供勞動的機會,幾乎每個家庭都把孩子當成了小皇帝或小公主,嬌生慣養,這對孩子是不利的。要想培養孩子熱愛勞動,家庭學校要密切配合,共同努力,才能給孩子養成熱愛勞動習慣,培養他們吃苦耐勞的精神。所以在學校里,開展勞動教育,就是很必要的啦!
那么怎樣開展勞動教育呢?我覺得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一、家校聯合,鼓勵孩子自己動手,多參與一些他們力所能及的勞動。如要求孩子在家每天做一件容易完成的家務事,定期檢查評比;在班級,要參與值日,包括低年級的孩子。我曾經看過一個視頻:一個五歲的孩子做家務:生火、做飯、做菜、洗碗、打掃衛生等,做得井井有條。現在有些小學甚至中學的班級,一有什么勞動任務,就通知家長來做,比如布置教室、清雪等,給孩子留下的印象是:這些都應該家長做,我們小孩的任務是學習!這樣下去,真的是太可怕了!就算是低年級的孩子,也可以拿起笤帚掃一掃地,拿起抹布擦一擦桌子、椅子、黑板呀!高年級的孩子更不用說了,掃除、抬水等,什么不能做?為什么讓他們坐享其成呢?
二、組織小型獻愛心的活動。如三五個人一組,由一個家長或任課老師帶隊,去養老院、福利院等,幫助老人、孤兒等打掃衛生,幫他們剪指甲、洗手、洗衣服等,不但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還會使他們成為有愛心的人。
三、組織學生到軍營體驗生活,向解放軍叔叔學習。比如組織學生參加的軍事夏令營,就很好的,通過兩周多的鍛煉,培養學生自立自強的品格。
四、組織到外面野餐。讓學生幾人一組,自備自做食物,不準買現成的,他們都會想方設法做到更好的。
五、定期組織大型集體勞動,并進行評比,培養學生的集體榮譽感。如:集體室內外大掃除、集體清雪、集體植樹、集體去街頭巷尾撿垃圾、到農田除草、收割等等,都是不錯的選擇。講清要達到的標準,集體表現出色的,給予獎勵和表揚。
到此,以上就是小編對于夏令營軍訓搶掃把的問題就介紹到這了,希望介紹關于夏令營軍訓搶掃把的1點解答對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