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編關注到一個比較有意思的話題,就是關于暑期大學會計夏令營的問題,于是小編就整理了2個相關介紹暑期大學會計夏令營的解答,讓我們一起看看吧。
西湖大學是很難取得資格的。
首先學員要提交申請、要面試,非常專業,壓力很大。另外,還有一種入學途徑是參加西湖大學辦的夏令營。這種夏令營是專門為了讓大家了解西湖大學和開展學術交流、選拔有科研潛質的優秀學生特別組織的。有很多學生就是通過夏令營選拔出來的,相當于‘免試生’了,并且名額有限,所以所剩名額就了剩無幾了。
推免生,顧名思義推薦免試讀研究生的學生,也可以叫保研生。
總的來講推免生都是很優秀的。畢竟推免生本科期間的績點都要排在整個學年的前幾名,說明他們的專業知識水平絕對是過硬的。
除了績點,還要求有論文發表、科研成果、競賽獎項等,說明他們除了平時學業外,也是非常注重科研實踐的,這一方面也是很有能力,很具有科研思維的。
因此一般這樣的學生都是非常吃苦耐勞,有科研精神,有毅力的優等生,因此在研究生預報名之前各個學校都會有推免的名額和復試環節等,提前選拔出這批優質的學生。
所謂推免生,主要指獲得“推薦免試念研究生”資格的大學生,所以坊間又直接稱其為保研生。
真要說起來,高考也有推免生,但總的來說人數不太多,而大多數推免生也僅僅是降分錄取,同樣得參加高考。考研則不然,獲得推免資格的同學是不需要參加研究生入學考試的,此外,推免生具有優先選擇導師的權利。一般大四上學期一開學,推免生就得聯系導師,并最終確定是否被目標院校錄取。而考研的同學,初試在12月份,復試在大四下學期,錄取工作比推免生差不多晚了半年。
興許有人講,晚半年就半年唄,只要能考上不就都一樣嗎?還真不是這樣的。研究生都得有個導師,而導師每年的招生名額有限,一般只有兩個名額。推免生提前聯系導師,那么導師如果推免生都已經招滿了,考研考得再好也選不了該導師了。不少導師也希望招生能夠盡快“落袋為安”,推免生能招滿,誰還愿意把名額留到下學期考研復試中碰運氣呢?
推免生和考研生哪個更優秀呢?大概率還是推免生要好一些。幾乎所有學校,推免生都會考慮前三年的學業綜合成績,獲得推免資格的同學,往往都是專業排名靠前的同學。這種靠前不是一兩次考試決定的,而是三年綜合成績來定,也就是說,只有一直優秀的人才能獲得推免資格。
與之相對的考研,存在突擊應試的成分,不太容易反映學生的真實水平。當然,考研生中也有特別優秀者,畢竟很多地方高校沒有推免名額或者推免名額實在太少。
我所在的實驗室,五年前還招考研生,但最近幾年都已經沒有考研生進來,倒不是不招了。而且每年上學期保研就已經招滿,后面即使想招考研生,也沒有了招生名額。所以,有志讀研深造者,努力要趁早,爭取獲得推免資格,實在不行才去考研。
國之重器,大國上庠。感受大學文化,瞭望科技前沿,親歷一流征程,敬請關注頭條號“上庠”。
這個問題其實就是:為什么老師都愛要保研的學生而不喜歡考研的學生?因為保研的學生視野開闊+擇優錄取+先到先得。如果我是導師,也會選擇招收一個985、211高校保送上來的,而不用費力再從雙非學校選拔學生。保研的學生視野開闊、底子好,而且確定保送成功后就可以協助老師做科研,相當于比考研學生多了接近一年的時間,肯定很吃香,而且我認識的保研學生的確很優秀又有涵養。
1.保研學生都是出自一本學校,本身底子就好,而且在本科期間學習成績好,科研能力也不錯
為什么說多數保研的學生都很優秀,要么學習成績好,要么科研能力棒?因為這些具有保研資格的學校都是不錯的學校,通常都是985高校和211高校,即使不是211,也都是省屬重點大學。這些學校的級別、師資隊伍水平、科研實力和學科實力都很強,遠遠好于普通高校,所以他們培養出來的學生自然也差不了。
這些好學校的學生本來就不錯。而且,要想獲得保研資格,必須有良好的學習成績,再加上科研成績、獲獎經歷和實踐經歷、學生干部等加分。所以這些學生真的是優中選優。說明這些保研的學生最起碼成績不錯,很多還有很多榮譽,在學習成績、專業視野、實踐實習、科研能力等方面都很好。所以很多保研的孩子出身就比一些考研的學生好。
也就是說,保研的學生,相對雙非學校的學生來說,接收到的教育更好一些,不僅視野開闊、專業成績好(知識底子好)、綜合能力也不錯(通常好學校保研加分都很多)。
我有個北大的同學,還有個二本學校的同學,倆人同樣學習小語種,跟了同一個研究生導師,北大的同學早在入學之前的假期就已經幫助導師翻譯了十萬字的外文文獻,而二本學校的同學讀外文文獻很吃力,雖然也可以勉強讀下來,但是速度很慢,更別指望能夠流暢翻譯出來了,這就是差距。
到此,以上就是小編對于暑期大學會計夏令營的問題就介紹到這了,希望介紹關于暑期大學會計夏令營的2點解答對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