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編關注到一個比較有意思的話題,就是關于悟空研究生夏令營進展的問題,于是小編就整理了2個相關介紹悟空研究生夏令營進展的解答,讓我們一起看看吧。
首先你所說的人數增加46%應該是錯誤的,按照往年考研報考人數的增幅,最高的一年就是2018年增幅18.4%,并且有兩年還存在負增長的現象。毋庸置疑,考研的熱度在不斷的上升,競爭力也越來越激烈。
就拿2018年來說,在招生人數沒有大變化的情況下報考人數增加了38萬人之多,可想而知競爭會有多大。而且經歷過18年考研的學子都知道,試題難度普遍上升,尤其是數學,因為一科數學不知道導致多少考生一年的努力都化為烏有。很無奈,考研熱度上升相應的難度自然變大了許多。
不過我個人認為,考研難是肯定難的,這種情況會一直延續下去的。想考一個好學校就必須付出必要的努力,考研不易,相信你的付出終會有收獲的!
歡迎關注:考研在大學! 教育|考研|大學|高考|在校生的專屬聚集地!
試題難度變化不大,錄取難度可能增大。
根據各省份的考研人數比,發現全國的考研人數幾乎按照20%的增漲人數開進!
也就是說,不分出生地和高校所在地;連上應屆和往屆的大學生,每年幾乎有47%的大學生選擇考研!
這才是媒體所說47%劇增!
縱觀每年的考研人數,居高不下,勇往直前!
在這樣的情況下,我估計,試題難度增加的不會很大,應該會在錄取人數上面下文章,所以,對于考研黨來說,19年的錄取難度,可能不小!
具體大家參照一下河南省的高考情況,筆者認為比較符合19年的氣氛!
在面對大學生與日俱增的考研熱,國家開始進行調控和制定政策了!
擴招,擴招,擴招!
重要的事情說三遍!
? 這是17年已經公示的高校新增碩博點:
謝謝邀請,在大學生四處可見,工作難找的情況下,催生了研究生的人員,畢竟學歷高工作相對來說就會好找一點,可是在這人才濟濟的現代,考研似乎成了一種出路,我估計難度會增加到百分之六十左右,個人看法,沒有任何政治色彩喲!!!
報考人數劇增46%,不知道這個數據您是怎么得知的,雖然每年的考研人數都在增加,但是也絕對沒有您說的這么夸張。
2015年的報考人數是164.9萬,2016年的報考人數是177萬,2017年的報考人數是201萬,2018年的報考人數是238萬。2016年相對2015年報考人數增加了7.3%,2017年相對2016年報考人數增加了13.6%,2018年相對2017年報考人數增加了18.4%。
根據最近幾年考研的報考情況,預計2019年的報考人數將達到250萬左右,另外每年的推免生和夏令營人數都在增多,但招收人數卻基本不變,所以考研的難度也將變的更大。
現在已經到5月份了,離今年考研也只有7個多月了,2019考研的同學完全可以開始準備了,考研是個持久戰,整個過程會很辛苦,如果你報的還是211、985院校,就需要加倍努力才行,只要你能堅持到最后,你就可以成功,祝2019考研同學夢想成真,考上理想院校!
如果大家喜歡我的內容,歡迎點贊關注。
我是博雅燕園,我來回答。
考研調劑,既包括校內調劑也包括校外調劑。
所謂校內調劑,就是研究生招生單位在某些專業有調劑名額,需要調劑的情況下,只接受第一志愿報考本校的相近專業的學生的調劑;校外調劑則是愿意接受第一志愿并非報考本校的學生,只要符合調劑要求(包括專業要求和分數要求)即可。
一般來說,多數985高校和強勢的211大學,尤其是34所自劃線院校,往往會只接受校內調劑,而其他大學,尤其是普通院校(以及多數科研院所),都是接受校外調劑的。
之所以如此,其實主要還是個生源問題。
34所這樣的院校,生源往往比較充足,即便偶爾有些相對較冷的專業考研第一志愿的生源不足,也可以從本校的其他相近專業獲得足夠的調劑生源,無需進行校外調劑;而很多普通院校,因為總體生源不是很好,也為了吸收到更多優質生源,也就愿意打開大門,接受校外調劑。
對于考研調劑生,很多高校都會有一定程度的“區別對待”,這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
1、調劑過程中,他們難免會”挑三揀四“,會不會接受學生的調劑申請,他們有多方面的考量,比如這個學生申請調劑是否有足夠的誠意等;
2、即便調劑成功,可能在獲得學業獎學金等方面,相較于第一志愿考生,會有一些差異,有些學校只會給予調劑生末等獎學金,有些學校甚至直接就沒有獎學金。
答題/帥小西De--期待為您解惑!
這里的獎學金應該是指"學業獎學金"。
2019年錄取的碩士新生大部分已到校報到,少量院校錯開本科招生,延遲至16-17日左右到校。在這個過程中,的確有不少大學調劑錄取的碩士生無學業獎學金、或等級額度較低(如三等,僅為需繳學費的50%)。
部分調劑生源遇到類似的"區別對待",是人之常情。當然,也并非是所有學校都采用類似模式。不過,在985大學等名校,很少有接受調劑,被區別對待的是報考生源。比如,推免生占據大量學碩指標、均為一等學業獎學金(約為學費的120%)。
說得再透一些,"不發學業獎學金"這樣的爭議時常發生在一些雙非院校。他們常見的生源有兩類:一是直接報考生源;二是報考名校未過校線、或復試落選生源。之前,的確有不少學校、老師青睞于優質的調劑生源,后續卻發現不少這樣的學生心態無法調整,反而表現的不是很滿意。
比如,之前一個學妹報考浙大,第一年沒上調劑到同城的農大。記得還是我們這邊一個老師給推薦過去的,研一入學不到一個月又退學去再考研。當時推薦的老師十分尷尬,她連招呼都沒有打。不過,后來聽說這個師妹第二年還是沒考上浙大,聽父母的話,回家鄉找了一份工作。
可是,在小西看來:這樣的學校才是考研學生最青睞的大學,為什么呢?
這類"不公"換個角度,在直接報考該校考生的角度上,就是考生最關注的"一志愿保護"。需注意,考研僅填報一個志愿院校,"一志愿保護"是一種引申的說法,代表對于直接志愿填報學生的錄取保護和政策傾斜。
到此,以上就是小編對于悟空研究生夏令營進展的問題就介紹到這了,希望介紹關于悟空研究生夏令營進展的2點解答對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