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編關注到一個比較有意思的話題,就是關于研究生夏令營貓膩的問題,于是小編就整理了2個相關介紹研究生夏令營貓膩的解答,讓我們一起看看吧。
您好,很高興回答你提出的問題,針對于你提出的問題,我簡單的談一下自己的看法。
這件事情被發酵的很熱,剛剛我也看了一下大家的評價,無非兩方面的評價,一方面吐槽清華面試的黑幕,一方面客觀評價此考生的綜合能力達不到清華的要求,所以被刷掉。下面僅此以自己的拙見談談看法。(下面是該同學的初試成績)
其實,說直白一點,復試就像你去社會的公司找工作,面試。初試成績給了你進入的門檻,復試環節你要拿出你的綜合能力來讓這個公司的領導選擇你。這個能力包括你的專業基本知識,情商,溝通交流能力等等。研究生不是簡單的單一的學習,而是跟著導師一塊合作做科研。導師招過來的學生,是能夠進行科研的,能夠工作的。而不是基本功不扎實,只是單純的初試科目考試高的學生。如果你真的各方面優秀的話,我相信導師不會放走這樣的學生,你能高產出論文,哪一個導師會不高興?
我們都知道有幾個高校被評為考研的神校,被很多研究生招生單位拉入黑名單。因為這些學生從剛上大學就準備考試的那兩門課,其他專業課幾乎不怎么學,綜合素質能力很差。進入研究生階段幾乎什么都不會。所以久而久之就出現社會上對那幾個學校的負面評價。
其實,越好的學校,能力越強的考生就很多。對于有經驗的研究生導師來說,進入復試的學生,無論分數的高低在他們眼里都是小白,是什么都不懂的牛犢。而導師希望能夠通過復試環節,找到能夠未來發展優秀的學生。可能很多人會有疑問?簡短的幾分鐘就能判斷一個人的好壞?那么我們的事業單位的招聘面試,公務員招聘的面試,各大公司的招聘面試,也不都是短暫的了解嗎?只能說見識人多了,見識的學生多了,從學生的言談舉止當中就可能看出來學生能力的好壞。
去年華中科技大學某學校第一名400多分被刷,也引起很多人的討論。今年是清華大學,我相信以后可能會有更多的高分同學被刷,現在的研究生招生不再是唯分數論,如果以分數作為最終的標準,那么就跟高考一樣,不需要進行面試。所以現在就要要求大學生要有創新能力,科研能力,不僅智商要高,情商也要高。只要有能力,我相信任何老師都不會刷掉你,好學生老師都爭著要。
以上就是我的見解,僅供大家參考。如果大家有不同想法的,可以評論交流。喜歡的朋友可以關注我。每天都會分享自己的見解。
其實去年時我得知有名同學考了初試第一名,也被刷了,當時就很震驚,第一名還能被刷啊?!后來了解到初試只是占總成績的一部分,且那些初試成績不是很理想的人為了能進,也很努力學習啊,這是不能忽略的。憑啥第一不能被刷,要這樣想的話,排名后幾位的同學干脆不用去復試了。而且招研究生,導師是想招性格好又能干的,人家可能壓根就不在乎進入了復試的同學的初試成績,要是拿初試成績看學生,那設置這么多考察項目做什么?
初試第一名進入復試被刷掉有什么大不了的,這幾年我自己作為復試組老師參加了多場考研復試,也碰到過初試成績第一名被刷了的。其實從老師的角度來說,初試考得好,復試只要不是太差,一般都不會刷你的,因為刷了你是給自己找麻煩,你一定會申訴,學校一定會讓我們復核,各種壓力山大,還不如招了你算了,所以初試考得好被刷了的,一定有他的“過人之處”。當然,我這種小角色,招還是不招,我說了是不算的,但據我幾年來的觀察,復試的高危人群,要么在復試時候表現出一知半解就夸夸其談,而且還自信心爆棚,要么是一問三不知,還覺得自己考試厲害,將來做學術研究也一定厲害。反正就是給人一個感覺,此人不正常。
研究生首先是得有研究能力,這才是重點,復試就是看這個的。初試只是標準答案式的考試,只能考察專業知識的基礎積累水平。個別人如果一心只想考研,大學四年什么都不做,就只考研,不停地刷英語、政治題,背專業知識點,想要考個高分并不難。可是有些人考了高分之后,就飄起來了,以為天下無敵,其實四年下來,相關領域的經典專著或論文基本沒看過,什么問題也沒有思考過,甚至連課都沒怎么上過,因為要考研么,時間都要做題、背題,一切以考試為中心,考試以外的東西為零,大學下來,跟讀了個高中沒什么區別。這樣,學術基礎就很差,差就差吧,差的話還可以慢慢教,怕就怕你自以為高分了得,什么也聽不進去。
有人一般來問我復試怎么準備,我通常就告訴他不要以為初試考了就可以休息了,真正的考試這才開始,好好看書,利用初試之后到復試之前的幾個月時間,大量閱讀相關領域的文獻,了解學術研究的動態,了解相關研究的進展情況,還要選擇性地精讀一些經典著作,提出自己的見解和想法,最好是還能了解你報告的學校在這個專業的特點,思考你以后想要研究的問題和方向,要讓老師知道你是有知識積累,也是有研究潛力的。
當然,更重的是,特別是初試考的好的學生,還必須注意復試時一定要有好的心態,不要想著超常發揮,你正常發揮就行了,要知道做學問是一輩子的事,要把學問當成生活的一部分,細水長流,學術是一種常態,不是打雞血后的興奮,要的是一個正常人的心態,不要給人家你是一個不太正常的人的感覺。
現在只看到焦越方的說法,清華方的說法還沒有呈現,所以不好輕易給事件定性。但是就這個問題可以延伸一下考研復試之大忌。
在教育部反復強調招生公開透明的當下,各高?,F在研究生復試環節全部采用全程錄像,結果公示,綜合錄取結果務求經得起后續各種審視與質疑。
初試第一復試被刷,這樣的結果很容易引發爭議,讓學校陷入是非漩渦,出于穩定和和諧原則,說實話很少有學校會選擇主動跳入這個是非坑,除非有過硬的理由和證據。
綜合一些零星的信息,以及我對焦越微博的觀察,我自己傾向于認為:焦越在面試中可能觸犯了考研面試中的“大忌”。
這個大忌就是暴露出自己容易“劍走偏鋒”的性格軟肋。不說別的,光為了考研剃光頭這個行為就夠“驚世駭俗”的。
當研究生導師已經有十余年,耳濡目染于高校學術圈,對導師這個群體可以說相當了解。各位知道導師最怵頭招到什么樣的研究生嗎?
答案是:很多導師最怵頭招到容易“劍走偏鋒”,喜歡走極端的學生。這樣的學生往往在人群中能夠一眼識別出來。
我曾經碰到過兩個這樣的學生:
長么大,還真是頭一次聽說進烈士陵墓掃墓還要交門票,對先烈們的緬懷和祭祀,如果沾染了銅臭,我認為這不是對烈士的尊敬,相反更像是一種不敬。
看到這個問題,我想起前些日子剛剛發生在安徽黃山的一件事情,有游客準備到粟裕將軍的陵墓憑吊,結果遭遇景區索票,要購買95元的門票方可進入。此事引起廣泛質疑,好在當地整改很快,迅速的開辟了通往將軍墓的專用道路。
在清明節組織這樣的活動,參加的博物館肯定也是類似主題,應該是一場愛國主義教育。在這方面,國家也是有專門要求的,愛國主義教育場所大多都是公益性質,一般是不允許收費的,這些場所都應免費向學校和學生開放,所以學校收費掃墓和參觀博物館是不對的。我甚至懷疑,學校是不是以掃墓和參觀之名,進行亂收費呢?
我記得以前上學時,學校在清明節也會組織掃墓活動,掃完墓之后也會參觀博物館,而且還會邀請老紅軍給我們講解抗戰歷史。陵園和博物館從來都是非常配合的,他們還會給我們安排專門的講解員進行講解。不止是清明節,就是其它節日里,烈士陵園和博物館也都是免費向公眾開放的。
清明節祭掃革命烈士陵園,既是緬懷革命先烈的英雄壯舉和豐功偉績,讓孩子們明白今天和平與幸福生活的來之不易,要倍加珍惜的傳統教育;又是一次學校有計劃、有組織的愛國主義主題教育活動,目的明確、意義重大!“個別家長嫌貴而告上教育局,導致活動取消”,這實在讓人唏噓不已、哀嘆教育之不幸!
緬懷英烈,牢記教訓,珍惜幸福,繼往開來,是清明節祭掃活動的主旨大意。對中小學生加強愛國主義教育的主陣地之一就是不要忘記歷史,“落后就要挨打”、“辱我中華者,雖遠必誅”、“少年強則國強”、“國富民安”等深刻歷史教訓值得每個孩子銘記于心!清明祭掃英烈活動的現實意義和深遠意義再明顯也不過了,既具必要性,更有重要性。
中小學清明節祭掃英烈活動,所有經費都是擺到明處的,跟教育亂收費毫無瓜葛。“個別家長嫌價格太貴告到教育局,最終迫使學校取消活動”,這既突出了家長的目光短淺,又彰顯著家長對教育的無知和橫加干預。安排學生清明節祭掃英烈活動,是一次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的主題教育活動,是學校教育的正當權利,家長的橫加指責和干涉,是毫無道理的。
中小學清明節祭掃英烈活動,是自愿性的,學校沒有強迫,家長的指責和干涉,不應該得到支持??墒俏覀兊慕逃直局⑹聦幦恕ⅰ岸嘁皇虏蝗缟僖皇隆痹瓌t,強制學校停止有益活動的做法,既是不分青紅皂白、和稀泥式的不作為和亂作為;又是缺乏責任擔當,不負責任的行為。有這樣膽小怕事、無所作為、甚至亂作為的主觀部門,堪稱教育的悲哀!
與此同時,也有更多中小學校頂著各方面撲面而來的壓力,毅然堅持自己的正確做法,如期正常舉辦清明節祭掃英烈活動,秩序井然,效果明顯,這里要為他們的勇于“堅持”點個大大的“贊”!
謝謝邀請。
先說說我們組織這兩種活動的情況:
1、烈士陵園掃墓
我們學校也組織了學生去我們當地的烈士陵園,因為在本縣城很近,而且是免費開放的,除了學校提供紙讓同學們自制小白花外,其它沒產生任何費用,所以家長也沒任何人有意見。當然,前提是必須保證孩子安全。
2、參觀博物館
去年暑假,我們搞研學活動,組織學生夏令營6天5夜,活動地點、線路、活動內容、餐飲住宿情況、價格都事先告之,內容里有參觀川菜博物館、海洋館等,家長自愿報名參加。有100余人參加此次活動。出發前,我們召開了家長會,向家長說明了此次活動的目的意義,在川菜博物館里,同學們參觀了解川菜歷史,學做熊貓蒸餃、自制泡菜,興趣盎然,家長們反響很好,沒人投訴。很多家長表示今年還要參加夏令營。
還有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在外出搞游學活動的時候,事前向教育局打了報告,請示同意了的。
3、家長為何投訴?
這么多人回答沒有一個業內人士呀。作為一個教體局負責地級市社會實踐活動科室的成員我來說幾句。
首先,國家現在有政策學校必須搞社會實踐活動,今年又要搞研學。我是河南的。
我們科室組織的活動都是全免費的,統一政府財政出錢,沒人每年一百塊,學校整個活動一分錢不用出,只需要組織學生,出跟車教師就行。這是地市級的活動,有市級掛牌的社會實踐基地。老師有評市級社會實踐優秀指標,評高級必備,指標有限,堪比河南省級教師節優秀。
當然我們還有屬于我們縣級的社會實踐活動,屬基礎教育科負責。這個就是學校自己組織了,比如博物館,去敬老院呀,等等,基本上沒有學校敢收錢,車費都是學校出的,我們要求必須簽租車協議,公對公的,私人車不行。不過有不等民辦學校和民辦幼兒園偷偷自己組織收費,不過沒有人舉報過。也有優秀指標,是縣級的,評職稱只有積分。
這個研學我們這邊已經有地方搞過,是出市或者出省的,花銷很大,風險也很大,聽說需要家長出錢的,我們還沒有弄。
到此,以上就是小編對于研究生夏令營貓膩的問題就介紹到這了,希望介紹關于研究生夏令營貓膩的2點解答對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