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編關注到一個比較有意思的話題,就是關于研究生夏令營二戰的問題,于是小編就整理了2個相關介紹研究生夏令營二戰的解答,讓我們一起看看吧。
怎么說呢,我要是說很厲害,顯然不符合現實,
我要是說不厲害,又有人會說,你清醒點吧,當年可是有25條航母的,現在的自衛隊都是自衛官,以后只要戰爭,馬上可以擴軍三百萬。日本有一千多家軍工企業,還有民企轉軍企,只要有戰爭,馬上可以民轉軍,不銹鋼管、自來水管拆下來都是槍管炮管。
這二十多年來,公知們吹日本、德國、吹得太過頭了,什么自來水管、國民素質、夏令營、海底藏著煤礦鐵礦石、分分鐘造核彈,這樣的故事網上都看過吧?
客觀來說,現在的一流國家是中、美、俄、歐(少數幾個國家),日、韓、印、歐在第二梯隊。
日本的動員能力,還是比較強的,但是,已經遠遠不是中國的對手了,中國的對手是美國和俄國。
但是,除了中、美、俄之外,日本就沒有怕的對手了,
不要因為經歷過被日本欺負,就有了恐懼心理,談日色變,日本以后只會是中國的小弟,中日韓建立的亞洲為世界中心
日軍組織動員能力需要看是在哪個年代,日軍總共分兩波,第一波也是日軍巔峰時期的時代,那就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第二波則是戰后的日本自衛隊,對于日本動員能力,在二戰中就已經徹底體現出來,可是現如今由于一直和平,現代日本軍人的動員能力一直都是未解之謎,也讓各路專家們眾說紛紜。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日軍的實力是十分強大,自然而然動員部隊的能力也是毫無疑問,舉一個例子,日軍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動員組織能力和參軍入伍高達90%以上,可見其恐怖之處。再加上日本二戰時期的“洗腦”教育,軍國主義教育讓日軍變成野獸,文化注入骨髓,對于國家的“圣戰”癡心不已,所以,二戰時期的日本組織動員能力極強。但是這也只是應對于亞洲情況而定的,相比于全世界則是相差甚微,日本的盟友德國的動員能力則是日本的好幾倍。
日本的戰爭動員能力一直都非常強大。原因其實非常簡單,首先日本是一個發達國家,但是人口和國土面積都算不上多。其次就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后,日本被限制軍事方面的發展。所以日本人采取了藏兵于民間的方式發展自己的軍事能力。最后就是日本在二戰中就深刻的發現了自己出現了兵源不足的問題。這樣一來,日本的軍隊動員能力強大也就非常好理解了。
首先就是日本作為一個
國家,其國土面積和人口都是非常少的,雖然日本的人口密度大,但是可以參軍的人口并不多,如果都加入了軍隊,那么丈長的生產工作就沒有任何辦法進行了。所以日本軍隊開始將大量的士兵安排進入工作崗位,平時進行日常的工作和生產,每年都進行軍事方面的訓練。這樣一來,萬一發生戰爭就可以迅速訓練出大量的軍隊。
其次就是日本在二戰之后,由于其戰敗國的身份,導致其軍事實力大為縮水。為了整合和提升自己的軍事能力,日本選擇了藏兵于民的政策,只保留小規模的軍隊,應對突發的情況和國土防衛。其余的軍隊就地解散,全部安排進入民間從事社會生產工作。在發生戰爭的時候再征召回來。
最后就是日本在二戰中期就發現了自己兵源不足的問題,畢竟對于日本來說,需要進行兩個方面的作戰。這讓兵員本來就不多的日本在使用兵力方面更加捉襟見肘。
日軍的組織和動員能力算是強的,不然也不可能侵略那么多亞洲國家,但是比起美國,它就不行了,無論組織能力,還是動員能力,都顯得很差,歸根到底,它發動的是侵略戰爭,是非正義的,而這,無論再巧舌如簧去動員組織,人們是不想參戰,從心里厭惡戰爭的,所以,它必然失敗!
研究生考試沒有想象的那么難。2021年考研人數突破400萬,看網上的新聞說今年的考研報名人數可能達到了422萬人,比去年的341萬又增加了將近81萬。從數據可以看出擴招還是很厲害的。
研究生分為碩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碩士研究生分專碩和學位碩士,改分全日制研究生和非全日制研究生。專碩和管理類聯考的MBA,MTA和MPA還是比較容易考的,主要是針對上過班的。
博士名校都采取了推薦制,基本不用筆試,只需要面試,這就是通常說了沒有畢不了業的碩士沒有考不上的博士的來歷。說碩士難考,主要是985高校的碩士很難考,一般985高校的研究生指標一部分給了保研的,留下指標不多本校考試的要占優勢,主場作戰,非985的要考985的研究生堪比高考。不像高考考完按照分數錄取,研究生筆試完了還有面試,非985的學生如果要PK掉985本校的研究生難度可想而知。現在有很多985高校的學生考本校沒有考取調劑到211或者更差的學校的。
所以,如果說研究生難考指的是985高校難考,普通高校的研究生還是很容易考的,基本過了國家線總會有書讀。
到此,以上就是小編對于研究生夏令營二戰的問題就介紹到這了,希望介紹關于研究生夏令營二戰的2點解答對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