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編關注到一個比較有意思的話題,就是關于研究生不聯系導師夏令營的問題,于是小編就整理了2個相關介紹研究生不聯系導師夏令營的解答,讓我們一起看看吧。
肯定有導師的。
保研復試通過了,招生單位會發擬錄取通知給你確認的,只要確認了擬錄取,基本就是保研成功。接下來就是順利拿到畢業證和學位證,在收到正式的通知書之前,可以提前聯系導師。如果一直聯系不到導師或者確認不了導師也沒有關系的,到了研究生入學后,學校會分配導師的,所以只要被錄取,肯定是有導師的,不用擔心。
學校保研資格進入公示期,就在公示之前,有三位同學臨時決定放棄保研資格,選擇申請出國(境)留學,因此也有三位原本保研無望、準備考研的的同學獲得意外之喜,不禁喜極而泣。保研資格有多珍貴,可能考研的同學才懂得。與保研比起來,考研無疑殘酷得多。
國內高校具有保研資格的約360余所,其中大部分保研名額又集中在以清華、北大、復旦、中科大、上交等少數頂尖院校中,比如清華北大近幾年的保研率都在50%左右,相對應的,大部分高校的保研率低于15%,不少高校的保研率在5%以下。也就是說,層次越高的學校獲得保研資格越容易,大部分高校想要獲得保研資格必須要各方面都要非常突出才有可能。雙非院校不少專業一年也許就1到2個保研名額。
保研名額雖然珍貴,但并非所有人都能利用好。學院這次保研的過程中就遇到這樣的情況,至少有5位同學到名單公示前仍然沒有找到導師,即便獲得了保研資格,也可能因為沒有接收而保研不成功。
目前保研的政策,推薦和接受是獨立的兩部分,學校能夠給學生推免資格,但是去哪所學校,找哪位導師,完全由學生自己決定,當然也需要自己去申請和聯系,這樣做最大的好處是給了學生選擇的自由,以免被限制在一定只能報本校或外校,造成遺憾。
不過這樣政策對于部分不主動、不善交流的同學來說就是一種巨大的挑戰。他們有相當大的可能面臨找不到導師的情況。這類同學一般有幾個特點:首先是習慣于被安排,主動等待。學習可以跟著老師的思路走,學得很扎實,考試也能拿高分,但是拓展少,除了考試成績之外,少有拿得出手的科研經歷和成果,不擅長學習之外的事。
其次,自信心不足,正因為自己的知識面相對比較狹窄,所以與別人交流時就缺乏自信,更希望用較為沉默的方式來解決問題。
第三,性格相對內向,不善表達,害怕單獨面對老師,老師問問題就容易緊張說不出話。
夏令營通過后聯系導師有幾個可能的原因:
1. 確認參加意愿:夏令營通過表示學生有機會參加該夏令營,但還需要聯系導師確認學生是否愿意參加。這是因為有些學生可能在通過夏令營之后改變主意或選擇參加其他夏令營活動。
2. 進一步了解夏令營詳情:夏令營通過后,導師可以向學生提供更多關于夏令營具體內容、活動安排、學習方向等方面的信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了解夏令營的內容并做好準備。
3. 針對學生特殊情況:有些學生可能有特殊需求或限制,如健康問題、語言障礙等。通過與導師聯系,可以了解學生的具體情況,并提前做好安排,以確保夏令營活動可以適應學生的需求。
總而言之,通過了夏令營僅僅表示學生有機會參加該夏令營,聯系導師是為了確認參加意愿、獲取更多活動信息以及針對學生的特殊情況做好準備。
到此,以上就是小編對于研究生不聯系導師夏令營的問題就介紹到這了,希望介紹關于研究生不聯系導師夏令營的2點解答對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