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編關注到一個比較有意思的話題,就是關于研究生夏令營候補的問題,于是小編就整理了2個相關介紹研究生夏令營候補的解答,讓我們一起看看吧。
候補優秀營員的錄取幾率還是比較大的。保研夏令營是具有研究生招收資格的學校為了提前鎖定優秀人才采取的一種活動,因為夏令營活動比學生推免資格確定時間早,會出現優秀營員不具備推免資格的情況,還有就是好多優秀營員選擇了其他的學校,所以候補優秀營員的錄取機會還是很大的。
有機會,但一般機會不大。保研候補是指當保研擬錄取名單上的同學主動放棄或者由于一些審核條件不能保研,或者是學院爭取到了更多的保研名額的時候,會按照候補名單上的排名依次通知學生并詢問是否愿意來該院校讀研,受到否定答案后會繼續向下統計,直到保研名額錄滿為止。
基本條件的話,就是學校成績。
一共兩點:
1,本科期間重點科目沒有掛科現象。關于這一點,你就別多想了,一科別掛,我同學掛了門體育,于是很光榮的被刷了下來。
2,本科期間成績排進學年前30%。關于這一點,對于985工程和211工程的學校,我不太了解,我是普本學生,學院一共七個名額我勉強排在了第七,很艱難的獲得了保研資格,而我的學習成績是學年前十的,學院這一屆400多人,所以成績是在學年前2.5%。
以上為基本條件,不過個人認為保研確實比考研輕松。
從大一開始完成老師布置所有作業和任務,然后在期末之前拿出兩周左右的時間復習(因為提前兩周,我都是玩一會手游看一會書,或者偶爾刷刷頭條),考試之前老師還回領著復習一遍(其實是劃重點),不過考的不考的都會說,重點說可能考的(縮小了書本范圍),就算不考試,這種復習效果也是非常顯著的。
在前三年里確實會比別人辛苦(尤其是醫學生這類以背為主,但分析含量還特別高的專業),但對比考研的那種超高強度的復習,真的要輕松不少!
在大學三年里,學習+各類科技競賽+團學會工作,總共大概投入我之前準備高考的七成左右的精力就夠了。
可是在準備考研的那一年里,我前期準備英語一,數學一和專業課(考的專業課是機械制造,當時正在學的專業課是機械制造工藝學,學習的時候不懂的地方問老師容易,所以不得不提前復習專業課),每天六點半起床,十點半休息,中間午休一個半小時,暑假開始晚間休息時間為十一點半,暑假結束后晚上12點休息。
有種吐血的感覺!付出的精力代價備考強度遠超高考!不但任務繁多,而且自己需要搜集大量資料,關鍵是還要想辦法逃課復習!包括應付不重要科目的考試!
保研選拔于每年的九月下旬到十月下旬在大四學生中進行。一般保研的硬性條件是要通過六級,無掛科記錄,按照GPA排名排序,根據當年本專業的保研名額進行差額復試。好比今年有十個保研名額,差額復試比例為1:1.6,那么就需要十六個人參加復試。這十六個人怎么選出來呢,在通過六級和無掛科的學生中取前十六名,如果這十六人中有要出國或者直接工作的,則按照名次順延。選出十六人后,展開復試,復試考察專業問題和英語水平,老師還會專注你是否有學術成果或者拿過什么獎,最后背靠背綜合打分,取總分數前十名給予保研資格。
現在拿到保研資格后,可以選擇保外校或者是保本校。保本校一般比較容易,找到愿意接受你做研究生的老師即可以。保外校尤其是一些重點學校,則還要滿足它的特殊要求,例如:本科成績在本專業前10%,本科院校背景滿足一定要求等等。之后還會組織復試,對學生進行考察,其中要想占據優勢,很重要的一件事是提前聯系好導師。
現在很多學校會在這個九月前的暑假開設夏令營,綜合考察學生能力,通過的學生會提前拿到“綠卡”,就等著獲得保研資格就可以了。
總之,保研是在GPA的基礎上,考察你的專業能力和綜合素養。
到此,以上就是小編對于研究生夏令營候補的問題就介紹到這了,希望介紹關于研究生夏令營候補的2點解答對大家有用。